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不容易處理好的疾病,尤其如果還合併有不孕的問題的話,會更為棘手。很多病人可能都有類似的經驗,就是求診時,每個醫師說的治療方針可能都不一樣。那到底誰說的才是對的呢?

針對這一方面的問題最近在著名的人類生殖(Human Reproduction)這本期刊2009年2月份最新發表的文章上(Surgery for endometriosis-associated infertility: a pragmatic approach),就針對這個議題做討論,並歸納國際上各個著名的醫學會所提出的最新建議如下:

Dr.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5) 人氣()
25-40% 的不孕症患者有子宮內膜異位症; 相對而言,只有5%左右的一般群眾罹患此症。
子宮內膜異位症造成不孕的機轉複雜,可能不是單一因素所能解釋。
子宮內膜異位症造成不孕的機轉:
1. 生殖器官解剖位置的改變, 尤其是中度或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。
Dr.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8) 人氣()
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什麼?
子宮內膜異位症(endometriosis)是一個生殖年齡婦女常見的毛病,也就是〝正常〞的子宮內膜,跑到不正常的位置上,例如卵巢、腹膜、膀胱……等等。若長在卵巢內,則形成所謂的「巧克力囊腫」,而長在子宮肌層的則稱做「子宮肌腺症」。
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因
子宮 內膜跑出子宮外生長的成因,至今仍不是很清楚。也可以說,應該不是單一因素或理論可以完整解釋的。比較有名的有1885年由von Rocklinghausen所提的胚胎來源說,1903年由Meyer所提的腹膜化生說,1927年由Sampson提出的月經逆流說,1949年由Javert所提出的血液散佈學說及1955年Levander提出的誘導說,等等。
Dr.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